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行走时光

陶奚的博客A:行走--寻觅--发现--思考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驴友/山友/花友/鱼友/色友/书友……自然之友。对世界的一切都感兴趣,尤喜自然风光。或为“乐活”一族。

蕉溪—潘祠—李溪……(上)  

2016-04-06 09:21:10|  分类: 行走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  (一)蕉溪           走在德化雷峰蕉溪,印象最深的首先是独特的温泉业,大至度假村小到家庭浴室,以泉为业者似乎比比皆是,生意看来也都兴隆——蕉溪人恁般得天独厚!其次是淮山种植,那也是成规模上档次名声在外的。田野里薯农正下种,畦垄整齐划一,男的用铁杆打洞,女的放种,其乐也融融……

蕉溪—潘祠—李溪……(上) - 老陶 - 行走时光
(1、蕉溪的淮山田)
      走走瞧瞧,居然发现路旁有一黯黑古碑,碑文漫漶难以卒读了;放眼四顾,不远处一座古桥,就在一家浴室旁:
蕉溪—潘祠—李溪……(上) - 老陶 - 行走时光
(2、“蕉溪支涧拱桥”,古碑说是“乾隆甲申”,亦即1764年建的,250多年啦)
       这石拱桥极高大,石碑勉强可以辨认的两行说是“长二十五丈阔一丈四尺高四丈有余”,三层楼高,罕见!为何造这么高呢?无解,可惜啦。
     桥旁多株老樟树,姿态奇古,与桥互衬,相得益彰:
蕉溪—潘祠—李溪……(上) - 老陶 - 行走时光
 (3、古桥旁的古树——应该是与桥同龄,250年?)
(二)潘祠           从蕉溪往西北,爬坡过格,就到了潘祠。潘祠号称“如诗如画浪漫潘祠”,看来田园风光确实富有诗情画意: 
蕉溪—潘祠—李溪……(上) - 老陶 - 行走时光
(4、潘祠的油菜花)
        现在村里正创建“美丽乡村”,沿溪大兴土木,有“樱花大道”、“土不土”农庄等等,也有几个“福建山樱花基地”……眼下主打项目是筹建“罗浪音乐广场”——潘祠 不姓潘,多的是罗氏  ,名人有军乐团指挥罗浪等:
蕉溪—潘祠—李溪……(上) - 老陶 - 行走时光
(5、“广场”的长幅广告,拍成照片恍若实景)
      潘祠人没有蕉溪那突出的产业,以田园风光取胜;人们似乎也不那么忙碌,过得悠闲自在: 
蕉溪—潘祠—李溪……(上) - 老陶 - 行走时光
 (6、赏视自家田园的潘祠人——那惬意看得出来啊!)
         在潘祠路旁也看到一块古碑“虎溪桥记”,乾隆己巳(1749)的,比蕉溪那块早,碑文还清晰可读,而桥却不知所在——早坍塌了吧?
(三)李溪          从潘祠继续往西北,上坡过格,就进入李溪啦。路旁都是竹林,格的东西两侧保存有古树,有甜槠群落十余株,数棵老迈栲树挂牌曰430年:
蕉溪—潘祠—李溪……(上) - 老陶 - 行走时光
(7、格上的古树名木)
       李溪有下李溪、上李溪、梅坂等自然村,都是典型的山村,民居古朴,颇有世外风味 :
蕉溪—潘祠—李溪……(上) - 老陶 - 行走时光
(8、李溪路旁的古寨,虬藤、石碣、老房子……)
        村部在上李溪,倒是蛮现代的,旁边还有70年代的石砌“会场”,现在正换装屋顶准备再启用。村道也正在拓宽,多部勾机分地作业,路上尘泥交杂,就没有细赏风光,咱快走准备上虎贲山去。 
蕉溪—潘祠—李溪……(上) - 老陶 - 行走时光
 (9、李溪村部)
     从203线蕉溪路口到潘祠4公里有余,到李溪8公里有余。(过几天再接着说虎贲山虎贲寨虎贲岩)
  
 
 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74)| 评论(5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